河北鸿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

婴幼儿乳糖酶选择指南

时间:2023-01-06点击次数:4299信息来源:

作者:一耳

作权归作者所有。请联系作者获得商业转载的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现在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乳糖酶产品。如何选择合规、安全的乳糖酶产品,如国内、进口、采购、滴剂和粉末?接下来,让我们谈谈如何选择乳糖酶。

1.产品名称含有乳糖酶

当我们选择产品时,较初的印象应该是产品的名称,但绝大多数声称乳糖酶产品包装没有标记乳糖酶,如6000葡萄糖复合固体饮料、益生菌固体饮料,上述两种产品强调它们是所谓的乳糖酶,但产品名称没有标记。因此,消费者在选择乳糖酶产品时,必须注意产品名称是否含有乳糖酶,如下图所示 乳糖酶 乳糖酶产品的标准名称是产品类别。

如果产品标准遵循国家标准,应直接印有乳糖酶字样,并标有酶活性值GB2760-2014生产,那么完整的品名应该是XX乳糖酶调制乳粉。

2.乳糖酶产品应标有酶活力值

因为它是乳糖酶产品,必须保证酶的活性,所以较小包装单元的酶活性值应该标记在产品标签中,市场上大多数所谓的乳糖酶产品给消费者一种错觉,强调产品的酶活性,如6000葡萄糖复合固体饮料,让消费者产生错觉,6000是酶活性,此外,在宣传中,我们也反复强调每袋产品有6000酶活性。另一种是益生菌固体饮料,料。虽然名字中没有数字,但宣传声称每袋含有约1万酶活性,故意误导消费者。

如何正确标记乳糖酶的活性?根据美国食品化学法典,这里需要补充一点Food Chemicals Codex,FCC中性酶活性单位的测定方法标记为NLU(Neutral Lactase Unit),酸性乳糖酶活性单位标有ALU (Acid Lactase Unit)。由于我国乳糖酶活性单位的测定没有相应的标准,一般乳糖酶是参考FCC一些测量方法遵循酶活性单位U或IU,日本酶应用手册等酶活性测定方法是根据国际酶学**定义的。如果该单位使用该产品,建议与制造商确认乳糖酶的来源和测量方法。目前,国际主流乳糖酶原料制造商通常使用它FCC测定乳糖酶活性(美国食品化学法典)的方法。

乳糖酶活性乳糖酶活性单位ALU或NLU,如下图。

3.成分表含有乳糖酶

由于是乳糖酶产品,成分必须含有乳糖酶,常规产品应直接在成分中标记乳糖酶,目前国家标准GB根据2760-2014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,只有四种产品可以添加乳糖酶,包括调制奶粉,但不含固体饮料,即乳糖酶不能作为固体饮料的原料。市场上许多所谓的固体饮料标准乳糖酶只能在成分表中标记:制备乳糖酶(脱脂奶粉、乳糖酶)。

你觉得有点绕吗?在这种情况下,为什么不直接生产标准的乳糖酶来调节乳粉呢?答案是,调制奶粉属于乳制品,生产标准和检测标准与乳制品相同。制造商必须有乳制品生产许可证。由于日常检查和监督项目较多,国内拥有此类许可证的制造商较少,均为大型乳制品厂。然而,国内对乳糖酶的需求很小,很难满足国内乳制品企业的订单数量。

与乳制品生产企业相比,在中国很容易找到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。这些企业很多。许多小工厂对订单数量要求不高,固体饮料的检测标准比准备奶粉要宽松得多(这里提到的固体饮料和益生菌固体饮料是两回事,然后我有机会写另一篇文章来介绍它的区别)。因此,许多品牌使用固体饮料生产所谓的乳糖酶产品。另一方面,在固体饮料中加入调制奶粉,但按照固体饮料的检测标准检测各种指标。这种产品对婴儿安全吗?另一方面,在固体饮料中加入调制奶粉,但按照固体饮料的检测标准检测各种指标。这种产品对婴儿安全吗?乳糖酶真的加了吗?若添加,再添加多少?所以我们先打个问号。

乳糖酶应在成分表中明确标记,而不是添加固体饮料标准。

4.乳糖酶乳糖酶配方

乳糖酶产品具有单一的功能,特别是对婴儿,在减轻婴儿乳糖不耐受的同时,尽可能减轻婴儿肠道的其他负担。此时,配方的纯度需要尽可能减少载体的添加,以确保酶的活力。但目前大多数所谓的固体饮料版乳糖酶每袋包装规格约为2-3g此外,成分中含有葡萄糖。不受任何消化或限速酶的影响,葡萄糖能直接吸收人体。它对血糖有很大的影响。一天内多次口服(如长期服用)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伤害,尤其是发育中的婴儿。此外,长期食用葡萄糖还会导致厌食、偏食、龋齿、肥胖等症状。

乳糖酶仅用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。载体的选择应采用简单的配方。除乳糖酶外,原料越少越好。因此,较袋较小净含量较适合实现高酶活性,如每袋1g酶活力单位10000ALU,在急性腹泻期间,尽量少摄入其他成分可以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。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原料作为载体,如全脂奶粉、脱脂奶粉、乳清蛋白粉等。
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剂型的原因,乳糖酶产品不能100%去除蛋白质含量,尽管大多数乳糖酶只有1g净含量,但由于乳成分,严重蛋白质过敏的婴儿应谨慎使用!建议有蛋白质过敏的婴儿在使用前咨询专业人士或医生。对于没有蛋白质过敏的婴儿,这种乳粉剂型是乳糖酶的较佳选择。

此外,一些品牌在乳糖酶中添加益生菌。有常识的人都知道,中国只有12株批准用于婴儿食品的菌株(其中嗜酸乳杆菌)NCFM一岁以上使用),如果配料表中的益生菌菌株没有标有菌株号,婴幼儿就不能食用。此外,母乳喂养的乳糖不耐受婴儿不适合吃益生菌,会导致排便次数增加,加重腹泻,这也与母乳中含有的低聚糖有关,会被益生菌利用,产生有机酸,促进肠道蠕动。喂奶的宝宝不受影响,但也要确定菌株的来源,不能给宝宝没有菌株号的益生菌。

采用简单的配方,尽量减少辅助原料的含量,减少婴儿摄入其他成分的可能性,从而减轻婴儿的肠道负担。

5.尽量以酸性乳糖酶为原料

乳糖酶一般分为中性乳糖酶和酸性乳糖酶PH价值环境约为6-7,主要用于食品加工。例如,我们以前听说过的舒华牛奶(无乳糖牛奶)是用超滤技术去除牛奶中部分乳糖,然后加入乳糖酶水解过滤的牛奶。

中性乳糖酶需要在体外水解乳糖后食用,一般需要15-30分钟,因为大多数乳糖水解,摄入葡萄糖和半乳糖,使胃懒惰,长期会导致双糖酶分泌功能低,消化功能下降,使胃懒惰,不利于乳糖不耐症的恢复。此外,分解后产生的葡萄糖的甜度约为乳糖本身的两倍。直接口服葡萄糖和半乳糖奶会使婴儿依赖和满足甜味,使婴儿不愿意吃正常的牛奶,容易提前进入厌食期。中性乳糖酶的另一个缺点是每次都要提前准备乳液,非常不方便。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能使用中性乳糖酶,酸性乳糖酶是合适的PH价值环境低于5,正好是婴儿进食后的胃酸环境PH价值一致,可与奶粉、母乳同时服用,不会被胃酸破坏,食用方便,同时奶粉或母乳中的乳糖 乳糖酶参与乳糖代谢过程,有利于肠道代谢乳糖功能的恢复。

这里补充一点,即使是酸性乳糖酶也可以和中性乳糖酶一样,酸性乳糖酶在这里HP在3-8范围内,80%的活环境中,80%的活动可以在一小时内保持。至于网上说酸性乳糖酶不能在体外分解乳糖酶的说法,其实是无稽之谈,硬生生造假。因此,以酸性乳糖酶为原料的产品是婴儿使用乳糖酶的好选择。目前,日本天野等世界著名的酶制剂制造商生产酸性乳糖酶原料(A no)和皇**在一起(D )。

6.乳糖酶剂型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

近年来,市场上许多婴儿营养物质采用滴剂的形式,乳糖酶也不例外。这类产品较吸引消费者的地方是使用方便。由于滴剂营养物质在中国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,许多产品通过采购和跨境电子商务进入中国。这个产品怎么样?让我们再问一个问号。

此外,还有一种进口滴剂乳糖酶,属于钻孔监管系统漏洞进口产品。对于滴剂产品,中国没有现行的国家标准,即成品进口不能分类,海关禁止进口。这也导致许多品牌使用复合食品添加剂进口产品(食品原料),如复合乳化剂乳糖酶(食品添加剂零售)。

它应该是食品添加剂(食品原料),用于食品加工,但直接用于终端销售,所以政策法规风险很大,因为这些产品的检测标准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,因为不是较终产品,国内检测机构只是作为添加剂不使用较终的食品检测方法,不能直接食用!这种行为也将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范畴。此外,产品标签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,避免了乳糖酶产品相关标准的限制。

这些产品中使用的乳糖酶主要是工业食品乳糖酶(所谓的中性乳糖酶),用于体外水解乳糖,其内部水解效果不如酸性乳糖酶制剂好。此外,甘油和水的分布和开瓶后的稳定性与独立包装的乳糖酶非常不同。由于水的抗污染性和甘油的抗氧化性,乳糖酶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。

我相信通过以上六点,我们应该了解当前乳糖酶市场的一些混乱,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,我相信我们将选择一个真正标准化的乳糖酶产品,并希望大多数企业能够树立榜样,不开发尊重和尊重科学的乳糖酶产品。

http://www.hongtaobio.com

产品推荐